AIAIG观点
2025年10月30日
日本民宿新规实施后:Airbnb投资还能赚吗?
日本地方政府收紧民宿监管,大阪暂停「特区民宿」新申请,“180天上限”重压下,Airbnb投资还能否维持高收益?本文以Q&A形式解析最新政策、市场影响与投资策略。
.jpg)
Question
日本这波“民宿新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大家这么紧张?
AIAIGAnswer
这波“新规”并非单一法令,而是多层监管叠加的结果,核心包括:
1. 运营资格门槛提高:
- 所有民宿(民泊)必须向地方政府登记为“住宅宿泊事业者”,获取备案编号方可经营。
- 无证营业将面临最高100万日元罚款,地方政府实际开展执法与现场检查。
2. 开放天数受限:
- 《住宅宿泊事业法》(民泊法)自2018年起规定普通民泊每年最多营业180天。
- 意味着房源必须在半年时间停业或转为中长租模式。
3. 地方城市收紧申请:
- 大阪市成为焦点,其“特区民泊”数量约占全国90%,2024财年收到约400起投诉,涉及噪音、垃圾、违规短租。
- 因此大阪市于2025年10月前后宣布暂停受理新的特区民泊申请,意味着“全年可营业”的路径暂被封锁。
这场“整顿”标志着短租市场由灰色地带走向合规时代。对投资者而言,盈利逻辑从“高频出租”转向“牌照稀缺+合规经营”。
1. 运营资格门槛提高:
- 所有民宿(民泊)必须向地方政府登记为“住宅宿泊事业者”,获取备案编号方可经营。
- 无证营业将面临最高100万日元罚款,地方政府实际开展执法与现场检查。
2. 开放天数受限:
- 《住宅宿泊事业法》(民泊法)自2018年起规定普通民泊每年最多营业180天。
- 意味着房源必须在半年时间停业或转为中长租模式。
3. 地方城市收紧申请:
- 大阪市成为焦点,其“特区民泊”数量约占全国90%,2024财年收到约400起投诉,涉及噪音、垃圾、违规短租。
- 因此大阪市于2025年10月前后宣布暂停受理新的特区民泊申请,意味着“全年可营业”的路径暂被封锁。
这场“整顿”标志着短租市场由灰色地带走向合规时代。对投资者而言,盈利逻辑从“高频出租”转向“牌照稀缺+合规经营”。
Question
大阪暂停新申请意味着什么?以后还能在大阪做Airbnb吗?
AIAIGAnswer
并非“全面禁止Airbnb”,而是暂停最高收益的运营通道——“特区民泊”。
1. 普通民泊(依据民泊法)
- 年营业上限180天。
- 需申报、具备24小时联络体制。
- 若业主不常驻,需委托本地持牌管理公司。
2. 特区民泊(国家战略特区制度)
- 可全年营业,但要求住客至少连续住宿2晚3天。
- 需单独申请许可,审核严格。
3. 大阪现状:
- 自2025年起暂停“特区民泊”新增许可,旨在降低民扰与违规密度。
- 对投资者而言:
- 已有牌照资产稀缺性提升;
- 新进投资者难以复制“全年高收益”模式。
结论:大阪市场进入“牌照溢价”阶段,Airbnb仍能做,但门槛与监管成本显著上升。
1. 普通民泊(依据民泊法)
- 年营业上限180天。
- 需申报、具备24小时联络体制。
- 若业主不常驻,需委托本地持牌管理公司。
2. 特区民泊(国家战略特区制度)
- 可全年营业,但要求住客至少连续住宿2晚3天。
- 需单独申请许可,审核严格。
3. 大阪现状:
- 自2025年起暂停“特区民泊”新增许可,旨在降低民扰与违规密度。
- 对投资者而言:
- 已有牌照资产稀缺性提升;
- 新进投资者难以复制“全年高收益”模式。
结论:大阪市场进入“牌照溢价”阶段,Airbnb仍能做,但门槛与监管成本显著上升。
Question
如果不是大阪,其他城市还能做短租投资吗?
AIAIGAnswer
可以,但必须应对全国法 + 地方条例 + 楼栋规约三重限制:
1. 地方条例:
- 多地缩减可营业时间或区域。
- 典型做法:
- 仅允许周末接待;
- 学校、托儿所周边禁止民宿;
- 仅限商业或观光区。
2. 楼栋管理规约:
- 许多分售公寓的管理规定直接禁止民宿经营。
- 若规约限制,业主无法以个人意愿突破。
3. 运营主体资格:
- 外国人可自由购房,但若本人不在日本、无签证,必须委托本地合规运营商。
- 运营人需履行24小时联络、入住登记、报税义务。
总结:合规短租在日本仍可行,但必须以“专业住宿业”标准运营,远离灰色模式。
1. 地方条例:
- 多地缩减可营业时间或区域。
- 典型做法:
- 仅允许周末接待;
- 学校、托儿所周边禁止民宿;
- 仅限商业或观光区。
2. 楼栋管理规约:
- 许多分售公寓的管理规定直接禁止民宿经营。
- 若规约限制,业主无法以个人意愿突破。
3. 运营主体资格:
- 外国人可自由购房,但若本人不在日本、无签证,必须委托本地合规运营商。
- 运营人需履行24小时联络、入住登记、报税义务。
总结:合规短租在日本仍可行,但必须以“专业住宿业”标准运营,远离灰色模式。
Question
如何合法实现全年出租、维持稳定现金流?
AIAIGAnswer
可行的三条路径:
1. 旅馆业法执照(简易宿所)
- 允许全年营业,不受180天限制。
- 需符合消防、避难通道、卫生等严格标准。
- 适用于整栋楼、小型旅馆改造项目。
2. 特区民泊许可
- 位于国家战略特区,可全年营业。
- 但区域受限、连住天数要求、申请难度高。
- 适合持有现有牌照或购买带牌资产。
3. 中长期带家具出租(月租模式)
- 租期30天以上,即转为普通租赁,不受民泊法约束。
- 目标客群:外派人员、数字游民、留学生。
- 收益较稳,毛利较低但抗风险。
结论:日本短租要实现全年收益,必须提前确定运营模式——酒店化、特区化或中长期化。
1. 旅馆业法执照(简易宿所)
- 允许全年营业,不受180天限制。
- 需符合消防、避难通道、卫生等严格标准。
- 适用于整栋楼、小型旅馆改造项目。
2. 特区民泊许可
- 位于国家战略特区,可全年营业。
- 但区域受限、连住天数要求、申请难度高。
- 适合持有现有牌照或购买带牌资产。
3. 中长期带家具出租(月租模式)
- 租期30天以上,即转为普通租赁,不受民泊法约束。
- 目标客群:外派人员、数字游民、留学生。
- 收益较稳,毛利较低但抗风险。
结论:日本短租要实现全年收益,必须提前确定运营模式——酒店化、特区化或中长期化。
Question
海外投资者没有签证或公司,能做日本民宿吗?
AIAIGAnswer
可以,但需通过本地合作或法人架构实现:
1. 购房无国籍限制:
- 外国个人、企业均可直接购买日本不动产(土地、公寓、整栋楼)。
2. 运营受身份限制:
- 个人无法远程经营短租。
- 需委托本地持牌管理公司代为运营。
- 若自营,需成立日本法人并申请“经营管理签证”。
3. 签证门槛上升:
- 自2025年起,经营管理签证要求更高资本金(约3000万日元)、固定办公场所及雇员配置。
- “靠几套民宿拿签证”不再可行。
4. 托管模式主流化:
- 海外业主多采用“资产+代营”组合,管理费约15%-20%。
警示:违规远程自管风险高,地方政府执法频繁,违规经营可能被吊销登记。
1. 购房无国籍限制:
- 外国个人、企业均可直接购买日本不动产(土地、公寓、整栋楼)。
2. 运营受身份限制:
- 个人无法远程经营短租。
- 需委托本地持牌管理公司代为运营。
- 若自营,需成立日本法人并申请“经营管理签证”。
3. 签证门槛上升:
- 自2025年起,经营管理签证要求更高资本金(约3000万日元)、固定办公场所及雇员配置。
- “靠几套民宿拿签证”不再可行。
4. 托管模式主流化:
- 海外业主多采用“资产+代营”组合,管理费约15%-20%。
警示:违规远程自管风险高,地方政府执法频繁,违规经营可能被吊销登记。
Question
如今日本Airbnb还有利润空间吗?
AIAIGAnswer
仍有利润,但不再是“暴利副业”,而是专业化住宿业。
主流三种盈利模型:
1. 高毛利冲击型(大阪、札幌、冲绳)
- 旅馆业法/特区民泊许可全年运营。
- 高入住率+旺季溢价。
- 政策风险与投诉率高。
2. 混合式180天+月租型(东京、名古屋)
- 旺季走短租、淡季转月租。
- 管理复杂、排期需精算。
3. 中长期带家具租赁型(东京核心、横滨)
- 稳定租客,几乎无监管风险。
- 回报率约年化3%-6%,抗汇率波动。
核心逻辑:收益率与监管压力成正比;“高收益”意味着更高合规成本与政策风险。
主流三种盈利模型:
1. 高毛利冲击型(大阪、札幌、冲绳)
- 旅馆业法/特区民泊许可全年运营。
- 高入住率+旺季溢价。
- 政策风险与投诉率高。
2. 混合式180天+月租型(东京、名古屋)
- 旺季走短租、淡季转月租。
- 管理复杂、排期需精算。
3. 中长期带家具租赁型(东京核心、横滨)
- 稳定租客,几乎无监管风险。
- 回报率约年化3%-6%,抗汇率波动。
核心逻辑:收益率与监管压力成正比;“高收益”意味着更高合规成本与政策风险。
Question
未来12–24个月,日本短租投资还有机会吗?
AIAIGAnswer
仍有机会,但逻辑已转向“抢合规配额、抢稀缺地段”。
1. 牌照成为资产溢价:
- 大阪暂停新增许可,使存量“特区民泊”牌照具备稀缺性。
- 未来交易将聚焦“带牌房源”。
2. 监管分化持续:
- 京都、东京核心区:继续严控,限制平日出租。
- 大阪、札幌、冲绳:倾向保留合规短租,扶持专业运营者。
3. 行业走向常态化合规:
- 180天限制与备案制度将长期存在。
- 地方投诉高发促使政府维持高压监管。
4. 投资策略建议:
- 买前确定运营路径(民泊法/旅馆业法/特区/长租)。
- 优先选择“合规+可转换”物业结构。
- 将托管与合规成本纳入投资模型。
总结:Airbnb在日本仍能赚钱,但它已演变为“受政策配额约束的住宿业”。未来赢家是懂法规、重合规、善运营的投资者。
1. 牌照成为资产溢价:
- 大阪暂停新增许可,使存量“特区民泊”牌照具备稀缺性。
- 未来交易将聚焦“带牌房源”。
2. 监管分化持续:
- 京都、东京核心区:继续严控,限制平日出租。
- 大阪、札幌、冲绳:倾向保留合规短租,扶持专业运营者。
3. 行业走向常态化合规:
- 180天限制与备案制度将长期存在。
- 地方投诉高发促使政府维持高压监管。
4. 投资策略建议:
- 买前确定运营路径(民泊法/旅馆业法/特区/长租)。
- 优先选择“合规+可转换”物业结构。
- 将托管与合规成本纳入投资模型。
总结:Airbnb在日本仍能赚钱,但它已演变为“受政策配额约束的住宿业”。未来赢家是懂法规、重合规、善运营的投资者。
说得直白一点:
Airbnb 型短租在日本,2025 年之后仍然可以赚,但它已经不再是“房产投资”,而是“受城市配额管制的住宿业”。你要用的是酒店思维,而不是副业思维。
⚠️ 注意: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