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IG观点
2018年12月1日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为什么会有《阿占》对话专栏? 阿占,泰语意为 师傅 ,专栏特别邀请在泰国生活多年的各个领域的 师傅 ,每期通过不同的主题,以对话的形式,分享他们在泰国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真实情况,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真正的泰国,希望能够给已经在泰国或者即将去泰国置业生活、海外留学、旅游度假的朋友们多一些参考。 首位嘉宾简介:大熊老师,京籍,生于西城,长于海淀,19岁遁离京师,汉语专业,德语北外中级,英语自学无极,04年至今居于曼谷,是最早一批义务科普泰国不骑大象上学的国际学校老师,人称大熊老师。 接受访谈时,大熊老师戏称 自己在曼谷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慢慢地就把这儿活成了第二个家(第一个是北京海淀),这...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为什么会有《阿占》对话专栏?

阿占,泰语意为“师傅”,专栏特别邀请在泰国生活多年的各个领域的“师傅”,每期通过不同的主题,以对话的形式,分享他们在泰国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真实情况,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真正的泰国,希望能够给已经在泰国或者即将去泰国置业生活、海外留学、旅游度假的朋友们多一些参考。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首位嘉宾简介:大熊老师,京籍,生于西城,长于海淀,19岁遁离京师,汉语专业,德语北外中级,英语自学无极,04年至今居于曼谷,是最早一批义务科普泰国不骑大象上学的国际学校老师,人称大熊老师。

接受访谈时,大熊老师戏称“自己在曼谷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慢慢地就把这儿活成了第二个家(第一个是北京海淀),这中间的心路历程够一个心理医生谈上几个月的,每次回去跟哥儿们聊天,被问得最多的就是,适应吗?适应,是很难的,因为它消耗的是漫长的时间,适应,也挺容易,因为生活要求我必须适(fú)应(ruǎnr)!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阿占Q:大熊老师,怎么会想着在2004年的时候去曼谷当国际学校的老师呢?那个时候的曼谷是什么样呢?

大熊老师:哎呦喂,这个可就一言难尽了,算是误打误撞,机缘巧合吧,首先当初不是来泰国专门当老师的,刚来的时候还没想好干什么呢,那时候刚从德国回来,兜里还有点剩钱,本来想过来读个硕,租房的隔壁住着一位来这里看女朋友的痴情小哥,来自美国的Vermont,白天他女朋友上学,我俩有钱有闲的就一块玩了小半年,后来有一天,突然顿(méi)悟(qián)了,这样不行啊!小替(他名字)找了个兼职的教英语的活儿,我就跟着他一块儿去看,然后我就开始教中文,再然后我就开始去了所泰国的私立学校…… 如今岁月如织,小替变老替,在拥有阳光沙滩草裙舞的夏威夷,我也是清爽变油腻,在曼谷把身高180熬成了体重180++。

那个时候的曼谷,其实跟现在没多大变化(只有在外面呆过了,才感受到咱们中国的巨变,那速度真不是吹的!)那时候MRT,就是地铁刚开,还没现在这么多人,BTS捷运也就比现在少几站,机场也是刚从老机场(廊曼,泰国人叫东芒)转到现在的新机场,说句题外话,其实好多国人来了泰国照着中文念泰文的地名,真的听不懂,举个栗子:新机场,中文叫素万那普,可其实泰文念出来是suǎn nā pū。这个还有很多,以后找一期专门解释。

回正题,恩,那时候跟现在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外国人更多了,高楼多了,购物中心多了,我去,好像也挺多不一样的,恩,想了解更多的咱还是以后找机会慢慢说吧。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阿占Q:泰国的国际学校数量有多少?老师一般来自于哪里?

大熊老师: 全泰国现在记录在册的“国际学校”不到三百所,主要集中在大曼谷区,然后部分在清迈,普吉,芭提雅,现在有少数几所开在华欣和苏梅。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这里面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泰国教育部下辖或者合作的,部分大纲是采用国外的,严格意义上不算国际学校,但是他们还是命名为国际学校。另一大类就是完全采用国外教学大纲,但也是鱼龙混杂,老师来自全球,充分体现了曼谷的国际都市性,真正说是来自主流高教育国家,有合格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主要都集中在不超过20所的顶尖学校里。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阿占Q:泰国的国际学校是怎样的教育体系呢?来这里读书的孩子是什么情况?

大熊老师:基本上,现在全球上讲国际学校和国际教育,主要是采用三个主要大纲体系:A-level, AP, IB(排名不分先后),具体三者之间的区别,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网上有很多不错的文章分析的比较中肯,英语过关的可以去看英文原版,然后台湾有几个教育家写的比较中立,有参考价值的,因为我自己目前十二年都在IB系统里,所以只是非常熟悉IB,其它两个我没有发言权。

学生主要是本地和外国学生,泰国教育部对本国籍孩子上国际学校是放开的,所以大部分泰国家庭只要能负担起(相对公立学校而言学费较贵),都会把孩子送到私立或者国际学校里,外国学生,要看各个学校自己的定位,大部分国际学校都会面对的问题是在学校国际化和学校利润中间如何选择平衡,说起来也是挺难的,有机会细讲。

阿占Q:国内的宝妈宝爸们为什么要选择让孩子从小接受泰国的国际教育?

大熊老师:我个人认为国际教育其实真的不适合每个人,做决定前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所有关于教育项目,不是越贵就是越好,需要花时间找最合适的,先跟大家阐明几点:

一,国内各省市教育部教委的大纲体系真的很棒!它的目标就是要把绝大多数儿童培养成才,如果单纯比较大纲的设计和实践理念,上述三个体系没有绝对优势,但是考虑国情文化、教育投入、及师资培训等综合因素后,就很难比较了。

二,国际教育一定不是等同于英语教育!IB的官方语言还有三种呢--英语,西语,法语(以前还有中文,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取消了),如果你的目标是打算让孩子听说读写一口流利的英文,那去某东方机构报个班就可以了,真的没必要必须选择国际教育。

三,国际教育不是贵族教育,国际学校不是贵族学校,不过这话说出来,我的底气也没那么硬,毕竟大部分国际学校是私立性质的,那私立就要利润化了。

上面阐释的三个观点可能感觉挺模糊挺悬乎的,恩,想说明白了不容易,以后有机会分几期慢慢的跟大家细说。(文章版权归AIAIG所有)。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阿占Q:北京国际学校和曼谷国际学校的区别在哪里?

大熊老师:如果打定了主意要让孩子上国际学校,那除了各位爸妈提供非大陆护照,那就只能出国了。毕竟在北京,一家都是北京户口您是上不了国际学校的,现在出来的很多自称私立学校的可以招收中国学生,恩,多看看多走走再择校吧,很多行业内的见闻,不能公开说的,曼谷的国际学校呢,您乍一看一百多所,可其实真正的第一梯队的名校,目前来说也就不超过一只手,所有的教育机构都是金字塔般的结构,只有最顶层的少数才集合了最好的师资和话语权。

阿占Q:大熊老师觉得泰语和英文比是否好学?学习泰语有什么捷径?

大熊老师:泰语绝对比英语好学!首先英语不简单,有一次跟一位教了20多年英语母语的加拿大老师聊各个语言难度,她说英语非常难,我就很惊诧,然后她花了20分钟跟我解释为什么难,然后泰文的小捷径,是这样,刚来的时候听老曼谷们开玩笑,反正意思就是如果单身,找个泰国男朋友,女朋友,那就能24/7的学,嘿嘿。

玩笑归玩笑,真想学泰文,还是能很快上口的,泰文是拼音文字,词汇量也没有中文那么多,曼谷现在有很多以中文教泰文的学校,进度还是挺快的,如果小孩子,那更不用担心,扔到很多双语幼儿园或小学里呆个半年一年的,小嘴巴巴的了。

 

原创|阿占专栏 大熊老师聊泰国

 

阿占Q:大熊老师在泰国已经工作生活14年,说几个你不想离开曼谷的理由?

大熊老师:说实话,说不想是假的,头几年真的想每年都想要不要走,换个地儿,可去哪呢?

回北京吧,我一北京海淀长大的,2010年前,年年回北京,年年跟大街上找不着北!那变化太大太快了,已经陌生了,就没有小时候那么亲切了,头两年有一次回去,要买几本老书挺难买,就想起海淀斜街的昊海楼,结果愣是跟那儿转了半个小时!我海淀人的骄傲不允许我求助,结果我老婆受不了了,百度地图带着我去的,东南亚其它的几个国家和城市,比来比去,还就是曼谷呆着舒服,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程度高,但是比香港、新加坡物价便宜很多,城市繁忙受够了,开车任意方向一个小时,都是可以放松一天到三天的旅游地,国家情况还算稳定,对华人的态度相比周边几个国家也温柔很多(多关注这几年国际关系新闻的就知道),待久了,真说还挺难的,就是习惯了,真想知道,可以跟我说几个可以离开曼谷的理由,我应该都能一一对答。

阿占Q:请大熊老师给我们讲讲在曼谷遇到的印象最深或者最有趣的事情?

大熊老师:曼谷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定是堵车了!很多年前,有一次周五下午去Rama 3附近办事,回来的时候赶上下雨,又是周五,坐在出租车里在曼谷的高速路上堵了两个多小时!来过曼谷的都知道,曼谷的大部分高速都是高架桥,那天下雨,我被堵在了高速路桥上,憋尿,我膀胱小,那个欲仙欲死啊。下车找厕所都没地方找,最后是差点用了矿泉水瓶子,从此以后,但凡下雨堵车,能坐地铁绝对不用车,如果用车打死不上高速。

出去玩的时候,其实每次都能发现有趣,每次都能发现惊喜,要不为什么泰国的宣传片是Amazing Thailand呢,至于具体的路线,哪些好玩的地方(比如悬崖边的秋千),那得要以后慢慢聊了。

在泰国生活多年,有意思的是从最早不会讲泰文、英文,出去被人家问是哪里的,从香港、台湾、新加坡问到最后才问是不是大陆的?到现在出去,人家看到先问我是不是中国人,等我说了泰文就问你在泰国多少年了,到底是不是泰国人,感叹现在中国人真的布满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感叹国人现在真的是踏出国门、越来越自信呢越来越厉害了。

(未完待续)

关于所涉内容及观点:之所见所闻,愈多愈杂,却难以点概面,彼之茶余谈资,清浊自辨,易在予取予求。

下一期内容:

我们先轻松一下,和大熊老师(据说也是吃货一枚)聊聊泰国老少皆宜的既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欢迎小伙伴们和吃货们继续关注哦!之后我们还会继续推出大熊老师的专访,采访的主题包括泰国教育领域的细分内容、从当地居民的角度给旅泰小伙伴们提供的一些建议等等。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后更新: 2025年6月12日